从人工巡检到智能感知:台湾二号草坪墒情监测系统降本实证
南京奥体中心改造案例
- 改造时间:2021年3月部署监测系统
- 场地规模:12万平方米专业足球场
-
成本对比:
项目 传统模式 智能系统 降幅 人工巡检工时 480小时/月 158小时/月 67.1% 应急维修次数 9次/季度 3次/季度 66.7%
监测系统核心配置
硬件设备参数
- 传感器:TDR-315H型时域反射仪(±2%精度)
- 传输模块:LoRaWAN协议(传输距离1.2km)
- 供电系统:太阳能板+锂电池(阴雨天续航15天)
软件平台功能
- 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土壤含水量数据
- 自动生成灌溉..图(精度0.5m×0.5m)
- 异常区域自动推送导航定位
系统部署五步法
- 网格划分:按30m×30m布设监测点
- 探针安装:垂直插入土壤15cm深
- 基线校准:采集不同墒情下原始数据
- 注意:沙土区域需增加20%校准补偿值
- 故障处理:信号丢失时检查天线朝向
运维成本控制要点
耗材更换周期
- 传感器探头:每24个月更换(费用280元/个)
- 网络模块:每36个月升级(兼容5G信号)
团队技能转型
岗位 | 原配置 | 现配置 |
---|---|---|
数据管理员 | 0 | 2人(持农业物联网证书) |
系统选型三大准则
- 选择支持Modbus协议设备便于扩展
- 基站信号需覆盖场地边缘50m缓冲区
- 数据存储周期≥3年用于效果回溯